環保新聞 |
環保新聞 到2020年東莞環保產業預計實現產值1200億元根據《東莞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東莞市環境保護思路從以管控污染物總量為主向以改善環境質量為主轉變。未來幾年,東莞市將累計投入近500億元,實施以水污染防治等為重點的十大工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一份《“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印發。《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綠色低碳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 《規劃》的出臺,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在內的綠色低碳產業預計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于東莞而言,低碳產業發展空間更是巨大,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末,東莞市環保產業產值預計實現1200億元。 政策加碼綠色低碳產業將迎新機遇 針對綠色低碳產業,《規劃》提出,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全面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子,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給環保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從事環保行業多年的莞企——廣東沃杰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義斌表示,這些年來,國家嚴抓環境治理,明確低碳發展的思路,這使得污染處理等環保行業將從中受益。 在政策推動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維持快速發展,市場空間巨大。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環保產業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相關環保領域涌現出細分龍頭,在技術資源、工程經驗等方面已具備明顯優勢。 周義斌表示,對于東莞環保企業自身來說,要做的是不斷優化自己的產品,例如沃杰森自主研發的高壓脈沖電絮凝處理技術,優點在于占地小,更節約能源,能“勝任”電鍍、印染、造紙、電力等多個行業的廢水處理。“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優化設計,努力降低設備成本,降低能耗,以滿足市場上更多客戶的需求。”周義斌說。 粵綠環保了解到,從行業來看,環保產業是一個跨產業、跨領域、跨地域,與其他經濟部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新興產業。我國環保行業已經開啟綜合治理模式,生態文明成為主導發展的戰略核心,通過技術創新引導產業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在環境治理上歷來重視,力度不斷加大。根據《東莞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東莞市環境保護思路從以管控污染物總量為主向以改善環境質量為主轉變。未來幾年,東莞市將累計投入近500億元,實施以水污染防治等為重點的十大工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到2020年東莞市環保產業產值1200億元 此次《規劃》還提出,大力推進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先進適用環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集成創新,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環保產品。到2020年,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的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 東莞環保公司認為,在新興的環境保護源頭控制領域,以創新的核心技術和模式為主導的專業型企業,競爭優勢突出。按國外經驗,監管加強后,污染成本上升促使行業由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催生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行業大發展。 對于制造業大市,東莞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更是巨大。根據市環保產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全市環保產業年均增長率達18%,截至2015年,全市環保產業產值已達750億元。根據《東莞市環保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5年)》,東莞市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9%,到2020年末,預計實現產值1200億元。 東莞環保粵綠環保公司查閱近日印發的《東莞市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時了解到,到“十三五”末,東莞將率先建成全國和廣東省低碳發展的先行示范區,爭取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時間、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兩個指標達到國內先進,并建設一個低碳產業園。 屆時,東莞市將通過傳統制造業集群改造、現有工業園區優化、生產性服務業集群升級、新型低碳產業建設等四種方式,引導產業集聚發展,為高能耗高排放企業低碳化改造及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空間。 同時,東莞市將推動中英低碳環保產業園、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粵海銀瓶合作創新區等重點園區的低碳化建設,建設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發展迫切、低碳示范效應顯著的重大產業項目,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碳產業集群。 此外,針對低碳發展,東莞市還將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增強政府資金的引導,加快設立低碳產業發展基金,為產業低碳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加快產業高碳改造、低碳升級和無碳替代。
相關信息 |